时代发展迅速,数码时代的降临颠覆了世界,当电子产品成为日常必需品,大人小孩皆沉迷其中,眼疾问题也急速更加,最明显且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视力下降,尤其儿童群体,近视和视力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大人所不知道的是,儿童眼睛健康和大脑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关系,并不仅仅是戴眼镜的事。
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视力日”(World Sight Day),提醒人们关注视力健康,尤其是新冠已经加速儿童近视率攀升,亚洲及欧洲儿童的近视率分别高达60%及40%!
【新冠疫情加剧全球眼疾率】
视力健康对儿童的成长与幸福至关重要。童年时期是眼睛与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因此,家长与监护人都必须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确保他们的视觉系统正常发育成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
- 至少有4亿5000万名儿童患有需要治疗的视力问题
- 4亿4800万名儿童和青少年患有屈光不正
- 9000万名儿童和青少年有视力障碍
- 200万人失明
- 3000万人有中度至重度视力丧失
- 5800万人有轻度视力障碍
数据估计,有40%的儿童因眼疾而失明,主要致盲原因包括屈光不正、白内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眼球异常、角膜瘢痕及脑部视觉障碍等等。
在儿童中,先天性白内障是低收入国家视力损害是主要原因,而在中等收入国家,更可能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为矫正的屈光不正依然是所有国家儿童及成人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
视力损害为全球带来巨大的财务负担,每年造成全球生产力损失估计高达4110亿美元!
【多数近视可预防】
近视可说是全球最普遍且增长率最快、最多的眼疾,尽管大多数的近视是可预防和有待处理,但在世界许多地方,儿童近视的发病率正在迅速增加。
数码时代导致儿童视力健康问题飙升,而新冠疫情也对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儿童视力健康。
相关数据显示,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大龄学童的近视率增加1.5倍!在2020年,亚洲和欧洲的儿童近视率分别达60%及40%!
双威医疗中心儿童眼科专科顾问钱碧琪医生(Dr Chin Pik Kee)简单解释,近视是一种常见的视力问题,也就是能够清晰看见近处物体,但远处物体却模糊不清。
她透露,根据其他国家的数据显示,随着新冠疫情期间实施的封锁政策和在线上课等各种应对方式,全球儿童近视率也节节高升。
她指出,儿童近视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问题。除了遗传因素,农村社区城市化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也是造成近视的原因。
“这些变化导致生活活动转移到室内,而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也导致用眼过度。”
她说,近视与新冠肺炎的影响,在儿童眼睛健康方面属于几个被持续关注的问题,其他问题也包括:
- 数码设备与屏幕时间增加,导致数字视觉疲劳,症状包括眼睛疲劳、眼睛干涩、头痛及视力模糊。
- 尖锐物体、弹射物(比如玩具枪等等)、鞭炮、宠物以及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造成的眼睛伤害。
- 日趋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罹患II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明显增高
- 对于定期眼科筛查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可能导致延误诊断重要的视力问题而带来无法逆转的影响
【屏幕产品避无可避 做好预防降低伤害】
众多研究表明,视力丧失往往与各种负面的健康和糟糕的生活质量有关,足以影响一生。比如早期严重视力丧失的儿童在运动、语言、情感、社交和认知方面的发展会比一般人延迟。
若孩子有视力障碍,势必影响他们的教育成果,导致自卑和未来的社会经济潜力。全球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全球眼科健康委员会报告指出,在中低收入国家,有视力障碍的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可能性低于视力健康者5倍!
然而,钱碧琪坦言,数码科技时代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一些会影响视力健康的情况无法避免,比如使用电脑或平板上课及做作业。
“尽管无法避免接触及使用数码器材,但可通过一些方法灌输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做好预防措施,降低眼疾风险和减轻症状,包括每隔20分钟离开屏幕向远处眺望、经常眨眼、保持良好坐姿、每隔一段时间休息片刻等等。”
她进一步指出,倘若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学习的屏幕时间已经很长,就应减少娱乐性的屏幕时间。
那么,何谓适当的屏幕时间?孩子在几岁才适合接触电子产品?
“我的建议是,别给两岁之前的孩子接触或使用数码产品,在这之后,可在父母或看护人的陪伴和监督下参与屏幕活动,但不应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让孩子独自‘玩’电子产品。”
简言之,勿把数码产品当做“替代保姆”。
至于10岁以下的儿童,她建议将娱乐性的屏幕时间限制在每日最多2小时,而且间中需有休息时间。
然而,马来西亚谷歌在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父母允许孩子增加使用网络/屏幕产品的时间,平均每天逗留在荧幕的时间从1至6小时!
钱碧琪强调,儿童需要时间进行创造性游戏、体育活动以及户外活动。这些对于儿童的全面成长和发展都非常重要。
她说,曾有研究认为,户外活动时间是儿童时间正常发育的重要因素,每日拥有至少2小时户外活动的儿童,罹患近视的几率较低。近视需要佩戴近视眼镜,也会在更年长时才开始佩戴,而不是幼龄阶段。
她提出一些家长可采取的预防措施,维护孩子的视力健康:
- 接受眼科筛查,这是发现视力问题的最佳方法,因为一些婴孩幼儿患有严重的眼疾,视力似乎也呈正常状态,家长可能到后期才发现或注意到问题的存在。
-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户外活动,确保他们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缩减屏幕时间。
- 为孩子提供健康且均衡的饮食,富含欧米茄-3(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蔬菜和水果,比如红萝卜、绿叶蔬菜、鱼和柑橘类水果,都含有益于眼睛健康的营养成分
- 保护眼睛安全及预防伤害的教育,比如尖锐物品、弹射物(比如玩具枪)、鞭炮以及宠物的咬伤或抓伤
无论如何,她提醒,在缺乏维生素的情况下服用膳食补充剂,无助于改善视力;反之,过量摄入某些维生素甚至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医生忠告:眼睛是我们的灵魂之窗。因此,了解眼科专业人士的最新研究和建议非常重要。家长应该时刻警惕孩子是否出现视力问题或不适的迹象。若发现孩子的眼睛或视力出现任何异常,应及时带他们去看眼科医生。】
【资讯补充:儿童视力健康 迷思与误区】
近视呈低龄化的趋势是人们在数码科技时代所付出的代价。面对儿童视力健康,许多家长依然存有的不少的迷思和误区都需要纠正:
迷思1:孩子上学后才需要检查视力
孩子在3岁之后或是开始学习之后就可开始初步的视力检查,不是等到孩子上学后才需要检查视力。建议每3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视力筛查,家长也需注意孩子是否有斜眼看、歪头看、眯眼看、揉眼看或近距离看电视和书等视力问题症状。
迷思2:近视度数不高不等于假性近视
迷思3:远视才戴眼镜,近视不戴眼镜
迷思4:越戴眼镜,近视加深越快
近视加深不是因为佩戴眼镜,反之,不戴眼镜会加重眼睛的负担,进一步刺激近视度数。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验光检查,及时更换度数适合的眼镜。
迷思5:视觉训练,包治近视
眼轴增长不可逆,近视也无法治愈,许多视觉训练夸大训练效果,其实只是通过训练孩子识别图像的能力,营造视力恢复正常的假象。
迷思6:有了OK镜(隐性眼镜),可以不佩戴框架眼镜
夜间佩戴隐性眼镜可使角膜中央区在一定程度上变平,白天可暂时降低度数,视野清晰,若近视度数高、夜间睡眠不足等特殊情况,角膜塑形并不足以抵消已有的近视度数,白天仍要佩戴低度数框架眼镜才能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