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台湾邓守成医师谈干细胞再生医学(下篇)
皮肤问题极其普遍,现代人比过去接受更多外界物质,皮肤病和过敏症也越来越多,而医学发展也能检测及研究更多过去不知的疾病,包括遗传型疾病、自体免疫皮肤病、免疫荷尔蒙相关问题以及一些罕见疾病。
人体皮肤细胞是最快再生的细胞,随着干细胞再生医学的研究不断推进,是否意味着细胞治疗有望破解复杂的皮肤病密码?
■台湾干细胞专家、花莲慈济医学中心细胞治疗科及国际医学中心主任邓守成医师(Dr. Eason Teng)。
新冠疫情和疫苗接种之后,坊间也出现不少“皮肤病加剧”或“刺激或诱发皮肤病”的传言,已有实例显示干细胞治疗皮肤问题具有一定的成效,而且皮肤细胞也是再生最快的细胞,按此推论,干细胞再生医学是否将能破解复杂的皮肤病密码?新冠疫苗是否间接为干细胞再生医学打开一道实验之门?
台湾干细胞专家、花莲慈济医学中心细胞治疗科及国际医学中心主任邓守成医师(Dr. Eason Teng)坦言,现代人确实有越来越多的皮肤问题困扰,比如长痘痘、斑斑点点、痕痒、浮肿、脱皮等等,既折腾也难照护,而传统的皮肤病治疗方式主要是内服和外敷药物,但这些只能暂时止痒而无法根治问题。
他说,一些后天的皮肤疾病或可从根本做起以缓解症状和发病,比如调节不良的生活和压力、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倘若已用尽各种可尝试的方法仍无改善,则有可能考虑采用干细胞治疗,因为干细胞已确认的其中一个功能就是抗发炎及可调节身体的再生速度和能力,迄今为止的临床观察也发现,干细胞在治疗一些皮肤病确实能帮助患者摆脱干癣、浮肿、痕痒和斑斑点点等症状,不需继续吃药或外敷药物。
对于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一种复发性炎症皮肤病)、遗传性表皮分解性水疱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俗称蝴蝶宝宝,患者皮肤脆弱不能碰,患者犹如灼伤之痛)这些和遗传因素有关的棘手皮肤疾病,目前的干细胞临床实验也显示一定的缓解效果,加拿大有关干细胞治疗银屑病的研究也有新突破。
“因为‘蝴蝶宝宝’的皮肤无法正常生长,我们(临床研究)就会用纤维母细胞和正常的活性细胞修复破损的皮肤,不过主要得看是深层皮肤或浅层皮肤问题,若是浅层,可用纤维母细胞,若是深层则可用脂肪干细胞。”
他说,在台湾,政府开放使用干细胞治疗的主要是慢性伤口和困难伤口,比如大面积桌上以及蝴蝶宝宝。
“这是因为大面积灼伤的皮肤细胞需要很长时间再生,康复时间很长,一些还未康复就已干死,无法再生,所以使用干细胞使血管新生,加速细胞重建。”
他指出,目前的干细胞应用,不论是表面涂抹、皮下注射或全身性循环,都有追踪功能(即细胞自己能‘找到路回家’),因此会优先进入血液循环、发炎感染、需要修复的部位。
他进一步解释,在使用干细胞治疗皮肤病的问题上,医学人员在找出原因后,以好的细胞诱导需要修复的组织,不是照单全收,以不好的组织细胞做修复。
“若皮肤组织够,只是基因问题而导致生长缓慢,我们可以透过体外培养该细胞,再将足够的干细胞成品植入体内,也就是助一臂之力,让生长缓慢的细胞能加速到正常,以免停留在一个阶段无法再生。”
意大利医学博士阿莱西亚(Dr Alessia Paganelli)在《皮肤科治疗》(Dermatologic Therapy)杂志发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发现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和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契合点,或可通过外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弥补银屑病斑块。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病,临床上以鳞屑性红斑、斑块为特征,主要影响皮肤和关节,全球患病率2%至3%,斑块状银屑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亚型,占85%的病例。
近年来研究人员指出,由于内分泌紊乱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银屑病已成系统性疾病,可合并多种并发症造成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比如高血糖、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等等,甚至缩减寿命。
【细胞如输血 需配对避免排斥】
普罗大众往往会把复杂简单化,自动将“细胞治疗”诠释成“只要是自身的细胞就行”甚至是“干细胞可返老还童/回春”的想象。
事实当然并不如此,更被严格禁用甚至宣传成让人无限遐想的“回春术”。
人无完人,细胞亦然。
“若细胞有缺陷,那就考虑用身上其他正常的细胞代替。”
但这仅限于自体细胞,也就是本身的细胞,若要采用异体细胞则会格外谨慎,如同输血,不同的血型会产生排斥。
异体干细胞也是同样的情况,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配对,确认配对成功及安全才能异体输入。
无论如何,干细胞目前仍在发展的早期临床阶段,尽管已发现干细胞的潜能,但要如何用到极致及安全,都是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也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投入认识更多的细胞和特性。
目前,医学领域有越来越多机构投入异体干细胞移植,以便做好准备,培养足够的干细胞应付未来需求。干细胞培养时间短则三个星期,长则一个月半,才能培养足够的细胞以便使用。
另一方面,不少人也开始抗拒药物治疗,再生医学能否取代药物也成为一个话题。邓守成坦言,用干细胞治疗疾病,让生活品质更好固然是目标,但研究不只是单一面向,而是牵涉整个系统性的问题,更复杂、更全面。
对于一般人来说,干细胞仅仅是“干细胞”三个字而已,其他一无所知,只要有效就行,但是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在没有证实其原因和机制,还未把前因后果串联起来、清清楚楚及至确认安全、能满足客制化需求之前,都不会草率定论或投入使用。
【未来新曙光:干细胞抗癌指日可待】
癌症可说是人类目前的最大挑战,也是最大的“心病”和期望。那么,干细胞在未来会否发展到可用于抗癌?
邓守成坦言,如今用于抗癌的免疫治疗,唯一能够治愈的只有血癌,使用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即CAR-T细胞疗法(CAR T-cell therapy),一种采用经过特殊转化的T细胞来更具体地以癌细胞为靶向的新免疫疗法。
“但是,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疗法有所不同,它必须透过基本基因的修饰,稍微改良,让它配备更好的武器,也就是人类外加的武器,却还能控制它不会‘作怪’。因为通常释放到体内的细胞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跟着血液循环而不受控制。”
他说,干细胞研究希望透过这样的方式,将这项技术用在治疗其他疾病,包括癌症。目前已看到初步的曙光,证明这个方向,这项技术的有效性,也将会继续投入这方面的研究和发展,相信人类与癌症和平共处指日可待。
【马来西亚:干细胞仅限研究范畴】
到目前为止,干细胞医学在马来西亚仅限于研究或临床研究,尚未能用于任何常规医疗,政府对于干细胞的管制也极其严格。
卫生部属下的国家干细胞研究和伦理小组委员会(National Stem Cell Research and Ethics Sub-Committee,NSCERT)负责监管所有干细胞相关的研究工作和组织提供指导方针,所有的研究提案必须交给委员会,并且只有通过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专业培训的血液学专科和干细胞专家能进行有关工作。
除了禁止使用动物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妊娠期的女性研究人员也不能参与任何干细胞研究、临床实验或登记处,所有进口的干细胞也必须通过良好生产规范(GMP)认证。
【干细胞知识库】
★什么是胚胎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
顾名思义,在胚胎期,大脑、心脏、肺、内脏、手臂和退逐渐成形,而胚胎干细胞也就是取自胚胎期的细胞。但是,马来西亚至今尚未允许使用胚胎干细胞做任何用途,包括研究甚至是临床。
间充质干细胞又称间质干细胞、间叶干细胞,也是多能基质细胞群,可以分化成一种以上的特化细胞(多达17种),除了存在于软骨、骨骼和皮肤之外,还有其他“非骨髓组织”的组织细胞,比如胎盘、脐带血、脂肪组织、成人肌肉、角膜基质、乳牙牙髓等等,可从骨髓、血液、牙齿甚至脂肪细胞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特权,不会引起免疫反应,能让细胞再生、恢复活力,有助于修复各种器官损伤、复原日渐老化的身体。
★使用动物干细胞有什么风险?
动物干细胞通常取自胎儿,在提取动物干细胞的过程将牺牲未出生的胎儿,最重要的是,动物干细胞可能含有突变体或异常,某些病毒在动物体内处于休眠装填,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变得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