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的自我防御能力有限,不论是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入侵,或是吸烟、雾霾和烟霾这三大害,都会损害肺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肺癌罹患率高企,吸烟是可避免的风险因素,但雾霾和烟霾却是难以预防的两大天敌,只能在霾害来袭时,尽力“罩”顾肺部健康,不让这个呼吸系统的中枢受伤,或是将伤害降到最低。


烟霾污染指数达惊人水平

近期,大马的“老朋友”烟霾又到访,槟城和雪隆地区空气污染指数也备受关注,有呼吸道和肺部健康问题的人更是高风险群,务必把肺“罩”顾好。

双威医疗中心内科及呼吸系统专科顾问高健祥医生(Dr Kow Ken Siong)解释,烟霾是由灰尘、烟雾颗粒、一氧化碳以及有毒气体等污染物混合而成,导致空气质量差。

烟霾中的微小颗粒会渗入肺部和血液,对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对肺部的伤害和影响尤其大。

我国虽然没有雾霾,但却长期面对烟霾污染问题,尤其是雪隆及砂拉越等地带,每年都逃不过烟霾突袭。

近期烟霾悄然来袭,呼吸道健康问题明显增加,在高危地区务必做好防护措施,老人和小孩更是必须重点关注的高风险群。

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管理系统(APIMS)的2023年9月空气污染指出(API)读数显示,细颗粒物的含量达到惊人水平,进而加剧健康风险。

此外,专家还预测此次的烟霾将持续存在,随着6月至10月的旱季和季候风陆续到访,将会进一步加剧林火与烟霾的风险。


烟霾对健康的影响

高健祥着重指出烟霾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

他说,一般上,烟霾中弥漫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虽然只是短期,却会留下长期的影响,尤其是当一个人吸入这些污浊空气之后。

“短期接触可导致急性支气管炎症状,比如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或嗜睡等等。”

其实,许多人都知道曝露在污染空气中会对肺部造成伤害,尤其一个人长期处在糟糕的空气质量下,将会间接诱发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炎和肺癌等呼吸刺痛疾病。

在全球范围内,包括烟霾在内的空气污染都与过早死亡、感染以及各种疾病等有关联,其中慢性呼吸道疾病就在2019年全球死亡病例中位列三甲。

在马来西亚,这些疾病是导致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在2020年,政府医院的住院和死亡率就占了20%,私人医院则占12%或以上。

高健祥指出,儿童或老人等弱势群体,以及本身患有哮喘或心血管疾病等的人将面临更高的风险。若在数年内反复曝露在烟霾中,会使原有的慢性肺部疾病恶化,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并且导致支气管炎频繁发作。

他进一步提醒,至于没有任何健康问题的人也可能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并且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防护措施小贴士

高健祥也分享一些小贴士,提醒近期处于烟霾笼罩的地区的人们所能采取的预防措施,尽最大努力保护肺部和整体健康。

  • 尽可能呆在室内,尤其是居住在空气污染指数不健康地区的人们,同时也需要关好门窗,防止室内空气污染。
  • 使用具有HEPA(高效空气微粒)过滤器的高质量空气净化器,这将有助于降低风险,因为烟霾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特别是在自然通风有限的情况下。
  • 长时间曝露在户外环境时,需佩戴N95口罩,这将有助于过滤可能对人体有害的微粒物质。
  • 全天候须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 随时了解空气质量情况,并在出现健康症状时寻求医疗咨询


其他可采用的防护措施:

  • 多吃新鲜蔬果,少吃煎炸辛辣食物,以免增加免疫系统负担
  • 外出前可涂擦隔离霜,阻隔污染物侵害皮肤
  • 多洗漱,勤洗衣,去除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


高健祥也建议人们通过官方渠道监测当天的空气质量,并在烟霾期间限制户外活动。

“若出现肺部或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此外,他也特别提醒人们勿自行用药,尤其是使用吸入器,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副作用。

烟霾污染对呼吸系统健康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为马来西亚的重大隐患,通过了解健康风险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人们在空气质量最差的时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当烟霾来袭,了解相关资讯并及时就医,对于保护肺部健康而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