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把现实世界变成“万物皆媒”的数字媒介时代。然而,伴随手机和平板等数码产品成为“必须品”,年轻人甚至儿童的失聪风险也呈骤增趋势!
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10亿年轻人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长时间使用数码器材(尤其是长时间使用耳机)是其中一个导致儿童与年轻人噪声性听力受损(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风险日益上升的关键因素。
【听力障碍将成未来的无声大流行】
随着数码器材和耳机成为不可或缺的“人体器官”,长时间使用耳机更是现代年轻人甚至及儿童的常态,尤其使用时间日益攀升,早已超过医生普遍建议的每一天只能使用1至2小时的使用时长。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1年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World Report on Hearing)指出,全球超过15亿人面对听力受损影响,约有4.3亿人需要康复治疗。到2050年,有关数字将增加到近25亿人(即全球四分之一人口)将有某种程度的听力问题!
根据《英国医学杂志.全球卫生》(BMJ Global Health)在2022年11月发布的报告,通过分析1万9000名12岁至34岁的研究对象,估算出全球有6700万至13亿5000万该年龄段的人有听力受损风险。
美国近期的研究也发现,17%的青少年潜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的迹象。全球约11亿青少年以及年轻人受到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因为长时间使用耳机和音乐播放器设备。
更甚的是,有研究表明,倘若一个人每天使用耳机累计超过6小时,或是单次超过2小时,久而久之会造成听力严重受损,患上老年性耳聋的几率也比正常人提早20年!
各种触目惊心的研究数据都在传达一个令人忧心的严重问题——听力障碍或将在未来成为一种“无声大流行”!
听力受损不仅仅是听觉问题,认知功能和沟通能力也会受到牵连。2023年1月,《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发布的研究表明,听力损伤和老年失智症存在关联。
这项涉及2413人的研究,其中约有半数是80岁会以上的老年人。研究发现,中度至重度听力损伤的参与者,患上失智症的比率比正常的参与者高出61%!若能及时治疗听力损伤则能降低失智症风险。因此,预防噪声性听力损失变得至关重要。
【噪声性听力损伤 无法逆转的永久性失听】
双威医疗中心耳鼻喉及儿童耳鼻喉专科顾问普利亚塔利斯尼医生(Priatharisiny Velayutham)指出,听力损失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传导性听力损失(conductive hearing loss)以及感音神经性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传导性听力损失通常由耳部疾病(比如积液 fluid buildup 或积蜡 wax accumulation)所引起,一般是可治疗的听力损伤。
但是感音神经性性听力损失则会影响神经细胞,通常是由曝露在高噪音环境中引起的听力损伤,而且是永久性、双侧性、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包括噪音引起的听力损失,即个人电子设备、音乐会或其他来源的高频噪音,损害内耳的神经细胞,从而导致听力损失。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20年全球约有4.66亿人罹患致残性听力损失,并预计到了2050年,有关数字将增加近一倍!
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达60%的病例是可预防的听力损失!
“过去,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主要和工业噪声曝露有关;如今,随着智能手机及耳机等个人数码设备的普及化,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在儿童与年轻人中越来越常见。更糟糕的是,这种类型的听力损失是永久性且不可逆转的。”
★知多一点点:听力损伤分级
→ 测试阈值超过20分贝(kHz):轻度听力损伤,可能会在噪音环境下听不清楚谈话声
→ 听力测试阈值在65至80分贝之间:中度听力损伤,可能听不清大部分谈话内容,即使音量发大也没有明显的改善
→ 若是好耳听力阈值小于20分贝,差耳听力阈值大等于35分贝,则是单侧聋,会影响患者的声源定位。
【儿童听力受损:早期征兆和误解】
儿童听力损失的早期征兆和症状往往难以察觉,但并非无迹可寻,若孩子们出现一些异常症状或变化,家长们须提高警惕和关注。
“其中一个常见的早期征兆就是,若孩子经常以高音量声音观看电视或聆听其他数码设备的声音,那么他们在学校也可能遇到听力困难,比如听从指令或学习成绩落后,以及词汇量增长方面停滞不前。”
普利亚塔利斯尼进一步指出,言语和语言发育迟缓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讯号,因为儿童可能在表达词语或理解能力方面遇到困难。
她说,许多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噪音导致的听力损失可能是问题所在,因此进行听力测试和咨询专科医生或儿科医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提到噪音导致的听力损失,预防是主要关键。家长在监督儿童使用个人数码设备和限制接触高噪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音乐会等嘈杂环境中,孩子们必须间中休息,并考虑使用耳塞或防噪设备。”
她坦言,人们对噪声性听力损失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接触得越少,对孩子就越好。
“家长们可能不知道,如果青少年使用耳机的时间超过80分钟,听力损失的风险就会比每天使用时间少于80分中国的人高出3.7倍!”
她建议,一种较可靠的预防方法是设置计时器,将允许孩子使用耳机的时间设置在30分钟至1小时,以帮助预防这类听力损失的风险。
【听力损失早期筛查及检测日益重要】
人们必须了解并重视早期干预和定期听力筛查的重要性。
普利亚塔利斯尼强调,延缓医治听力损失会导致不可逆转的损坏。事实上,许多人在寻求医疗帮助或专科医生的咨询时,听力损失已高达50%!
在治疗方面,他指出,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为中度和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提供助听器或更为严重或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植入人工耳蜗。
“助听器有助放大声音,帮助他们听得更清晰。然而,这需要听力学家的帮助度过一段适应期。由于声音可以放大,多佩戴助听器有助于大脑更好地适应助听器。”
【预防听力损失风险 家长扮演重要角色】
在预防听力损失风险这件事,家长们绝对不能缺席。
普利亚塔利斯尼提出一些建议作为家长们的参考,帮助孩子降低噪音导致听力损失的风险:
-
从小限制个人数码设备的使用
例如把使用耳机作为完成任务或家庭作业的“奖励”,这将有助于培养健康的习惯,并重视数码设备的使用质量而非数量 -
鼓励阅读或听书或故事等活动,减少观看视频或电视屏幕时间
这有助于儿童的发展,因为与噪音中的语音识别和认知能力有关,即工作记忆和于都时间比一般能力测量更有效 -
鼓励没有个人数码设备的特定时段和情况
比如在用餐时间、亲子时光或宝贵的相处时光,以促进有意义的互动,减少对屏幕和数码设备的依赖| -
早期干预和定期筛查
有助于及早发现和解决听力问题,确保年轻一代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以上资讯由双威医疗中心提供,更多资讯可浏览 https://www.sunwaymedical.com 】
【世界听力日 World Hearing Day】
世界听力日是世界卫生组织从2007年3月3日起开始推动的醒觉活动日,旨在分享信息以促进预防听力损失和改善听力的保健活动。
2024年世界听力日的重点和宣传目标,是关注长期遭社会误解和污名化心态带来的挑战,解决人们和卫生保健提供者缺乏认识和准确讯息的问题。
◆听力损失保健的关键讯息
- 在全球范围内,超过80%的耳和听力保健需求仍未得到满足
- 未得到解决的听力损失每年在全球造成近1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 根深蒂固的社会误解和污名化心态,是预防和解决听力损失工作的最大限制和关键因素
- 改变与耳和听力保健相关的思维模式,对于改善获取途径和减少未解决听力损失的代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