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免疫医疗新时代(5,完):放疗的庞大商机,医疗市场的香饽饽
全球放疗市场商机庞大,是医疗专业领域的香饽饽。
放射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安全地利用辐射治疗癌症,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病灶周遭正常组织和关键器官的伤害,而要做到这一点,专家首先必须仔细评估肿瘤,并使用诊断成像和规划工具制定治疗计划,然后仔细测量辐射几里阿尼哥,使用放射治疗仪器发出的辐射束安全、精准击杀肿瘤。
高剂量的辐射可以杀死更多的癌细胞,但也可能对附近的正常组织造成更大风险。因此,确保精确的肿瘤靶向和提供准确的辐射剂量,对于安全有效的放射治疗只管重要。所以,一个世纪以来,放疗见证了持续的技术进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比率,一直朝着精准、安全、效率和绩效目标前进。
随着电脑科技的革新,通过三维适形来改进放疗束流传递到复杂的体积空间,即移动的患者和器官的肿瘤。目前和未来,在常规放疗实践中将继续引进新的射线粒子,包括质子和碳离子。
概览贯穿技术革新的历史,强调放疗在全球抗疫战役中的主要三大优势——
★放疗是一种根治性治疗方式
100个癌症患者当中,有50个需要接受放疗,而根治性放疗适合绝大多数的肿瘤,通常配合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能治愈50%的患者并延长存活期。
★放疗是一种保守的治疗方式
放疗的主要有点是杀灭肿瘤而无需致残或导致身体外观的改变。单独或者联合器官保留的外科手术,配合放疗综合资料,能保留眼睛、喉、乳腺、直肠、膀胱和四肢,让患者能保护生活能力和品质。在人口老龄化的当前时代,这种保守、副作用轻微、根治性的治疗方式,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放疗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治疗方式
以法国为例,6300万人口每年的健康支出是1500亿欧元,和癌症(每年新增35万宗病例)相关的总费用是150亿欧元,而放疗每一年可治疗大约20万名癌症患者(新发或复发病例),了放疗相关所有费用(包括投资、运营成本、人员薪资、交通成本等)约为10亿欧元,不到所有癌症治疗费用支出的10%。
简而言之,这三大优势表明放疗是一项通过不断创新,获得巨大临床效益的技术,每一次引入医院的新技术,都很快转变成医患双方的获益。
→1903年X射线实现了第一宗皮肤癌患者的非手术治愈;
→1920年代应用更高能量束流的库里奇管,治愈喉癌,无需接受手术致残的全喉切除术;
→1950年代钴60放疗技术让 霍奇金淋巴瘤首次成为可治愈的疾病;
→1990年代到21世纪,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通过应用更好的“剂量雕塑”使得头颈部肿瘤患者免于严重的口干症,也使局部进展的前列腺癌得到控制;
→质子放疗已能治愈眼部的黑色素瘤,并能保留良好视力,在治疗儿童肿瘤也有令人鼓舞的结果;
→现代近距离放疗和碳离子放疗的优势潜能巨大,被视为当前及未来新趋势。
【小结】
每一项技术都是用时间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从前的放疗非常原始,只拍一张X光影像,再划一个框标示接受放疗的位置,到电脑科技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电脑扫描(CT Scanning)能立体地看到肿瘤位置,而放疗的机器则能制造立体放射的构图,观看辐射分布,更可随着肿瘤而移动。
往后的数十年,有不同的仪器给医生有关更多的空间,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虽然放疗技术和软硬件靠不断发展,未来发展仍有很多进步的空间和方向,比如研究影像清晰度和更精准的仪器,针对更多不同类型的癌症,再加快治疗速度,将技术普及化,降低医疗成本,令更多病患能使用。
许多发展中国家跟不上放疗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步伐,因而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帮助,在世界各国建立和接受放疗培训,并安全地过度到先进技术。
【放射免疫药物,全球大市场】
慢性疾病盛行率的增加,意味着对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需求日益增长;针对常见和罕见癌症的新诊断和治疗选择,肿瘤学支出的增加以及癌症管理的日益重视,这两大因素推动了全球放射性药物的诊断和治疗市场持续增长。
根据世界核协会的数据,全球四分之一人口当中,每年50人当中就有1人使用诊断性核医学,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频率约为十分之一。
国际癌症研究基金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有88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
美国国立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的数据则显示,紧张型头痛(约15万宗)、偏头痛(约10亿宗)、药物过度使用型头痛(约6000万宗)、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约4600万宗)是2015年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统计,2017年大约有9210万美国人确诊患有心血管疾病。
此外,各种因素造成放射性药物成本高涨也正在抑制市场的增长。美国国立研究大学(NRU)数据指出,一些核医学的成本剧增1000%!
同时,研究显示,由于142名患者的取消和重新安排程序,未充分利用的放射性药物材料的总体财务成本约为3万9760美元,这类取消医疗的每日经济损失介于560美元至1120美元。
根据研究与市场机构发布的《核医学/放射性药物全球市场预测——2020年》,全球核医学/放射性药物市场在2017年达到6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其中北美所占放射性药物市场份额最大,美国以外的亚太地区也有显著增长。
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巴西和南非拥有生产同位素的反应堆和其他生产设施,另外,政府提供给同位素生厂商的经费支持也将推动市场增长。
预计到了2023年,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将从2016年的58亿4122万美元达到市场价值104亿7388万美元,并在2017年至2023年预测期间的符合增长率为8.7%。
根据类型,放射性药物市场分为诊断型放射性药物和治疗型放射性药物。按类型划分,诊断型放射性药物市场占2017年最大市场份额。
根据测试类型,放射性药物市场分为心肌灌注扫描,肺扫描,骨扫描,白细胞扫描,镓扫描,肾脏核医学扫描,甲状旁腺扫描,肝胆扫描,脑灌注扫描等。根据测试类型,中间放射性药物市场占2017年最大的市场份额。
根据应用,全球放射性药物分为肿瘤学,心脏病学,神经病学,泌尿学等。根据申请,肿瘤市场占2017年最大的市场份额。
通过给药途径将全球放射性药物分成口服,静脉内和其他给药途径。通过给药途径,静脉注射部分在全球放射性药物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在管理途径的基础上,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分为静脉注射,玻璃体内和其他。玻璃体内细分市场在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在最终用户的基础上,全球放射性药物分为医院,诊断中心,研究机构和其他机构。医院在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设备方面,2016年全球放疗设备总规模约52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9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
放射性药物是用于诊断或治疗的放射性同位素,通常不会刺激患者的生理反应,主要是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独特药物制剂,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慢性疾病。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断程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造影成像设备,医务人员可研究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生的动态过程。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频率约为十分之一,核医学使用辐射来提供关于人的特定器官功能的诊断讯息,并用于治疗某些医学病症,尤其是癌症,使用辐射来削弱或破坏特定的靶细胞。
核医学的主要应用领域为儿科、心脏病学、肿瘤学、神经学和精神病学等等。
全球核医学/放射性药物市场主要有几家企业参与主导,合计约占总市场份额的50%,这些主要参与者包括柯惠医疗(Covidien)、IB集团、Lantheus医学影像公司(Lanthues Medical Imaging)、诺迪安(Nordion)公司、Triad同位素(Triad Isotopes)、西门子医疗(Siemens Healthcare)、NTP放射性同位素(NTP Radio Isotopes)、F Bayer AG、Cardinal医疗(Cardinal Health Inc)、General Electric公司、Avid放射性药物公司(Avid Radiopharmaceuticals)及其他。
2018年杪的研究报告指出,西门子占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份额的13.2%以上;根据预测,骨骼扫描部门占据市场最大份额,预计将从2016年的14亿7034万美元增至2023年的25亿1368万美元。
而在放疗市场的未来趋势领域——质子治疗领域,全球共有近10家质子治疗设备供应商,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是瓦里安(Varian)、IBA(Ion Beam Applications SA)、三菱(Mitsubishi)、Mevion、日立(Hitachi)、Optivus等其他公司,西门子医疗也有其质子治疗设备。
根据应用情况,肿瘤学市场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47亿4776万美元;根据管理方式,静脉段是2017年的最大部分,预计将从2016年的39亿9590万美元,达到到2023年的73亿1686万美元。
若以地区分析,亚太地区预计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在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9.3%。
免疫药物方面,单克隆免疫药物Ipilimumab在2014年获准使用后,销售额直达13亿美元,2015年稍微下滑至11亿3000万美元;2015年面市的肺癌免疫药物KEYTRUDA销售额约6亿美元;另一免疫药物Nivolumab面市后销售额也达到10亿美元左右。
【结语——惩创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
放疗的技术发展只是全球抗癌战役的一部分,虽然设备和技术不断精进,但是,科学方法只能治疗疾病,亡羊补牢式的补救方式,要真正赢得这场战役的主要方式,始终在于“防患未然”,也就是“预防胜于治疗”这句千古不变的老话。
做好饮食、生活和作息方面的保健措施,是减少和吸烟、酗酒、肥胖及一些传染病等斗争的最有力武器,也能减少20%至30%的癌症;定期筛查也能提高宫颈癌、乳腺癌和直肠癌等各种癌症的诊断率和治愈率,从而降低死亡率。
诚如杨森捷所说,即使生物科技为基础的免疫疗法也存在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放射治疗技术再先进,始终是有辐射的照射,必然存在风险,针对全身性的治疗,副作用也将是全身性的影响,就好比核电站,风险很低很低,一旦爆发影响却很大。
“不论是局部或全面照射治疗,不论光子或质子,它就和化疗一样有个‘诅咒’——比如一次性的术中照射治疗技术(IORT),一次过采用高剂量辐射,可能过了15年或20年之后,被照射过的地方可能会发生病变或再生新肿瘤,而低剂量分次照射,周边的正常细胞可慢慢复原,肿瘤清除过程较慢,但伤害也低,但还是没有100%安全无风险的保证。”
所以,惩创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
(放射治疗部分资料来源:《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
点击链接,继续阅读
百年抗癌战役:放射免疫医疗新时代(1)
百年抗癌战役:放射免疫医疗新时代(2)
百年抗癌战役:放射免疫医疗新时代(3)
百年抗癌战役:放射免疫医疗新时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