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偏头痛(Migraine)的人绝对能深刻体会何谓“生不如死”的感觉,狂吞止痛药也只能暂时缓解。这种非一般的头痛已成为全球难题,更是全球第二大致残或失能原因。

随着我国卫生部批准新的口服处方药物面市,意味着偏头痛患者有望告别“痛不欲生”的日子,从而避免滥用止痛药物的问题持续严重。


偏头痛  年轻人的难治之症?

偏头痛至少影响全球约18%人口,已是全球第二大失能原因以及致残损失生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原因。

2019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偏头痛患病率约14.7%,平均每7人当中就有1人患有偏头痛。

在马来西亚,1996年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大约有9%大马人患有偏头痛,近年则未有明确数据,但2015年的一项数据指出,偏头痛已是我国第九大致残损失生命年原因。

曾被视为“现代贵族病”的偏头痛,如今更被形容为“年轻人的不治之症”,因年轻劳动人口是最大的受影响群体,从而影响国家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研究指出,女性的偏头痛发病率比男性高出3至4倍,平均每5位女性当中就有1人患有偏头痛,而男性患病率则是每15人当中有1人是偏头痛患者。

截至2023年,全球约有10.4亿人患有偏头痛,男性终身患病率约为10%,女性则高达22%!

在美国,每年有18%的女性和6%的男性至少经历一次偏头痛发作。

横跨195个国家的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偏头痛不止为病患带来痛苦,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单单英国每年因偏头痛而引起的病假就有2500万天!

此外,重复出现的头痛以及长期对下一次发作的担忧,对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就业等各方面均造成重大影响。

长期面对慢性头痛疾病折腾的人,患上焦虑症和忧郁症等精神问题的几率比健康的人更为常见,其严重影响远超人们的认知和想象。

然而,偏头痛却是世界上最缺乏研究资金和被低估甚至曲解的严重疾病之一。

全球仅有一小部分片头痛患者获得专业医疗服务的适当诊断和治疗,多数国家长久以来却低估了偏头痛的问题,并且普遍存在认识不足甚至治疗不当的情况。


不是“忍一忍就会过去”的事

本地神经专科顾问朱莉雅莎娜兹医生(Dr Julia Shahnaz Merican)强调,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常引起反复发作的头痛,同时伴随恶心和呕吐现象,甚至可能对光源和声音异常敏感。

“面对长期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患者承受各种难以言喻的肉体痛苦和精神折磨,若没有正确诊治和调整生活作息,久而久之可能会‘带走’很多事情,包括失去学习、工作、社交等各方面能力。”

她指出,偏头痛可按发作前是否出现症状,大致分为有先兆(migraine with aura)或无先兆(migraine without aura)两大类类型:

  • 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可能在偏头痛发作前,出现视觉障碍,比如眼前有暗点、闪光或曲折线条
  • 无先兆偏头痛:在发作前完全没有任何明显症状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头痛疾病列为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患,包括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等原发性头痛疾病,以及由其它疾病造成的继发性头痛,比如过度使用药物所引起的头痛,其中又以无先兆型偏头痛最为常见。

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将无先兆偏头痛定义为:

  • 一种反复发作的头痛疾病,可持续4至12个小时。
  • 典型头痛特征包括单侧头痛、中度至重度头痛的搏动性头痛(pulsating headaches)、日常体力活动导致的头痛,以及与恶心、畏光(photophobia)和恐声症(phonophobia)相关的头痛。
  • 可在任何年龄发作,但以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发病较为常见
  • 大多数偏头痛呈周期性发作(每月发作天数不超过15天)

朱莉雅说,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偏头痛都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迫使他们必须躺在黑暗房间里,可直到疼痛和症状缓解。

她坦言,更令人担忧的是,偏头痛患者可能会觉得自身情况容易遭受别人批判、误解或歧视,因而更容易出现忧郁症状。

“因此,患者不应独自默默承受痛苦,或是觉得忍一忍就会过去。反之,应该寻求专业医疗协助,正确治疗和管理病情,找回自己的人生。”


下篇~偏头痛病因不详;东南亚第一款预防及药物面市意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