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时代系列② 

恋童癖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心理或病态?孩子的照片能“晒”吗?如何在分享见证孩子成长喜悦的同时,尽最大程度保护孩子?

【何谓恋童癖?】

按照美国精神病协会的定义,“恋童癖”是对青春前的孩子反复表现出性的兴趣,进行性幻想、有迫切的性要求,以及与孩子发生性行为。

心理学界对恋童癖的定义解说——这不只是一种偏好,而是很明确的一种“性变态/病态”(疾病),是“一种对儿童——通常发育前或青春期前的男孩或女孩的病理性性偏好”。


本地临床心理治疗师符祥怡(Jessie Foo Xiang Yi)则说,多数人对于“恋童癖”的概念其实很模糊以及误解。

“恋童心理其实是一种性取向,就和同性恋者一样,是一种先天的性取向,不是一种自我选择,如同大部分人会很自然地被类似年龄的同伴们吸引,而恋童者则是被年纪非常小的孩子们吸引。”

她指出,并非“喜欢孩子”的人就是有恋童癖倾向,而是当一个人采取一些特殊行为去接触小孩,本身对于小孩的喜欢已经变成无法控制的行为、无法控制的心理障碍,即为“恋童障碍”(pedophile disorder)。

“反之,若完全没有采取任何的特殊接触行为,比如没有看儿童色情刊物、没有对小孩存非分之想和性幻想等等,则不完全是恋童倾向。”

她说,恋童纯粹是一种原有的性取向,直到有了行动,就会发展成一种障碍、一种病态。

玻璃市马来亚大学人文发展与科技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兼心理学专家胡兹里教授也说,恋童癖被认定为一种以儿童为性偏好对象的性心理障碍。

他进一步指出,除了性取向,一个人会患上恋童癖,一般上是面对精神障碍、抑郁症及吸毒者,而偏好对象通常是5岁至16岁以下的孩子,一些患者会将儿童的照片作为满足及发泄性欲的“驱动力”或“物体”。

符祥怡补充,几个月的宝宝及至11岁左右的都是“儿童”,也是恋童癖者的目标对象。此外,部分恋童癖者也会对某一个特定年龄层的小孩有特殊嗜好,比如一些只喜欢6到8岁的小朋友,一些则喜欢10岁到12岁的孩子,一些喜欢刚开始发育、即将步入青少年时期的12、13岁的孩童。

欧美国家研究发现,大部分涉及恋童癖案的犯罪者都是受害者的家人、家庭好友及周围认识的人。美国心理学家专家研究指出,在男性当中,有3%至5%有恋童癖倾向,女性则低于3%。

试想想,在100名男性里头,有3至5人就有恋童倾向,这个数字无法不让人忧心。

不过,符祥怡指出,许多性侵儿童的犯罪者,不一定是恋童癖,恋童癖患者也不一定都会变成性侵罪犯。

她说,临床心理医学将性侵儿童的罪犯称为“性侵者”(child molestor)或“性虐者”(child sex abuser),这类罪犯大部分选择儿童作为犯罪目标,不是因为对儿童有特别强烈的性嗜好或是本身的性取向受到吸引,而是因为这类受害者“没有反抗能力、非常容易下手”。

“这类性侵者很多时候是随机犯罪(可能因为受害者刚好在那里)或是有很多机会接触小朋友,而这类受害者很容易让他们得逞发泄性能量。”

她进一步解析,有恋童倾向者,会寻找能够接触孩子的机会和管道,比如部分职业(宗教师、老师、医生等等)能够接触量的孩子,成为利于他们的管道,而即使没有工作方面的接触机会,恋童癖者私底下也会找其他的机会接触小孩。这是恋童倾向和性侵者最基本的区别。

恋童倾向者在日常寻找机会接触小孩,其中一个常见手法是对邻居的孩子特别友善,为接触和获取信任而经常找机会和孩子与家人相处,一旦得到信任之后则会开始下一步行动,比如这个人知道孩子的父母要出门办事,就主动帮忙看孩子。

“恋童者从找目标到下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我们称为‘诱奸’(grooming)过程,意即不断制造机会,和大人及小孩建立关系,取得信任后,一旦有机会就诱导或强迫孩子与之进行性行为。”


【先天变态或后天养成?】

恋童癖是性取向,换言之,是先天性的,而非后天的自我选择。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恋童癖,也都是先天生成,但一直到长大后才慢慢发觉本身的性取向,因而总被误解为后天养成或影响所致的“心理变态”、“心理扭曲”等心理疾病。

符祥怡就说:“不是因为长大了才出现恋童倾向,而是长大后才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长大后才明白自己的性取向。”

即使是身边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在孩子年级尚幼时也不会发现异常,只觉得喜欢同龄伙伴属正常,直到孩子本身长大后,发现自己依然倾向于喜欢年纪差别很大的小朋友,本身或关系亲密的人才慢慢留意到有关症状,所以难以“在早期就察觉甚至确认孩子是不是有恋童倾向”。

此外,部分性侵儿童的罪犯,本身也只是一个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们不会特别防范,认为只是哥哥、表哥间比较亲密,孩子年纪小不懂事,也不会造成什么犯罪行为,结果正式因为这样的传统误知,促使“儿童性侵者”有机会实施犯罪行为。

她重审,年纪较大的儿童性罪犯不一定是恋童者,恋童者也不一定长大后就必然会变成儿童性侵者,一些性罪犯本身也有过不好的成长经历,一些则是观察到身边人对其他人做过类似的行为,于是,懵懵懂懂的他们也跟着模仿。

“但其实大部分的受害者并不会成为未来的性侵者,也就是说,性侵经历或家暴不是唯一一个解释一个人在长大后为什么变成性侵者的原因,而是包括其他因素综合而成。所以, 当我们看到一些年纪较大的孩子对年纪较小的孩子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之后,除了责备和处罚,更须了解背后是否还有更多未被察觉的事和原因。”

她指出,儿童性侵者与恋童者常被混淆以及划上等号,因其犯罪原因有相似之处,比如首选生理和心理脆弱孩童为目标,其次就是容易接触孩子、犯罪机会较多、容易诱导和隐瞒的环境和目标。

“这类受害者所带给性侵者和恋童者的隐意就是——家长对孩子缺乏关爱和监督,我可以接触孩子的时间就比较多,来自破碎家庭的孩子渴望挂念,我给他关爱,获得信任成功率也就比较高,最重要的是,比较容易在大人没有发觉的状况下做到我要对孩子做的事。”

她进一步解析,多数孩子在受到性侵之后都不会表达、不会说、不敢说,但是情绪和行为上却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比如性情变得暴躁、易怒、任性、无理取闹、尿床、噩梦等等,若是一般家庭、正常家庭,家长很容易就会留意到孩子的变化,但是在问题家庭、破碎家庭,情绪和生活上原本已经不平衡,这些变化对旁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异常。

 
【最危险的不是“陌生人”】

一直以来,大人总是教导孩子“提防陌生人”、“别跟陌生人说话”、“别让陌生人靠近/触碰你”、“别相信陌生人”……然而,真正危险的其实不是“陌生人”,而是“熟人”。

大部分的案例、警方、辅导员、心理学家一再纠正迷思、传递明确讯息——恋童癖和儿童性侵者难以防范,难以察觉,因为大部分的犯罪者并非陌生人,而是认识的、熟悉的、亲近的、信任的、尊敬的、没想过需要防范的人。

“提防陌生人”是长久以来的错误教育,再来就是“不能让别人触摸你”,其三就是“他们是可以相信的人,你有事要跟他们讲/向他们求助”,其四“若有人让你觉得不舒服,要告诉大人/父母”。

现实情况中,医生为了诊治病人,有权触摸病人身体;老师、宗教师是受尊敬的、可以信任的人。对于孩子来说,这些特定职业的人,就和父母家人一样,都是可以信任的“好人”。

不论大人或小孩,对于这类崇高职业者的警觉心和防备心很低,甚至没有。事实却是相反的、残酷的——大部分的性侵者,都是自己认识的、熟悉的,甚至是家人。

父亲、继父、兄长、表堂兄、甚至叔伯爷爷等等,性侵/性虐自家孩子的乱伦罪案,几乎天天都在各个角落上演,时而登上社会新闻一角,转而又迅速淡出社会的视线之外,因为太普遍。

是时候纠正长久以来的错误教育,正确教导孩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样的身体部分可以让人沉默,而又在什么样的情况、什么的部位是完全不能让人触摸。

是时候让孩子了解,当医生要触摸身体诊治疾病时,现场必须有大人和护士同在,而不论什么年龄,护士都必须在场,绝不能留病人和医生独处。稍微会想,是不是曾经有过护士在药剂处或柜台处理事务,在看诊房里的只有医生和自己?——很多时候,不好的事、不愉快/不舒服的状况,就发生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

是时候让孩子知道,即使是老师、宗教师,甚至是亲人,都不是绝对安全的,必须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警惕,学会表达自己所遭遇的“疑惑”、“不愉快”、“奇怪”的事。

有人说,上述这些受人尊敬、道德光环崇高的职业,背后是隐藏的恋童癖和性侵儿童的丑陋,让人心寒。这样的说法其实过于武断和以偏概全。

就如符祥怡所说,一个有恋童倾向的人,会想方设法寻找能够接触孩子、容易接触孩子的机会,而这几种长期以来被赋予崇高道德形象的职业,一旦有违人们的道德期望,就会成为媒体特别放大的焦点,继而造成“多数恋童和性侵都是这些道德职业者”的负面标签。

“倘若恋童者或性侵者不是来自这些受人尊敬的、被赋予崇高道德标签的职业,而只是一般人,通常就只是一般的社会新闻,而不会大幅度报道,就像名人和平凡人、飞机失事与陆路交通意外所获的曝光率和反应也很大不同。”

她说,其实并非‘道德人士特别多心理变态’,而是因为媒体让社会看到的、曝光的,都是来自这一群特定职业的人,因而产生‘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的错觉。”

其四,大人们总是告诉孩子——当别人动你,你感觉不舒服/奇怪的话就要告诉大人。

“然而,触摸或性接触其实是会让生理舒服的行为,即使对象是小孩。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孩子来说,上述的错误教育所表达的意思是否为‘身体觉得舒服就不是错误’的呢?尤其是恋童者和性侵者可能会诱导小孩说,我会让你开心,你没有觉得不舒服,我没有做错事,因为我没有伤害你,而是让你开心。”

错误的引导,让孩子容易被误导。是时候让孩子了解“身体没有感觉不舒服,不代表就没有错,更不等同于接受甚至喜欢你触摸我的行为/你对我做的行为”;更要让孩子了解“我经常买礼物给你因为我很喜欢你,我想让你开心”不代表是“好朋友”,避免孩子被诱导,以致没有透露本身遭遇了什么。

【下篇~当伤害已经发生,根深蒂固的“家丑不外扬”观念,隐瞒、避而不谈或要孩子遗忘的处理方式,不止是让孩子承受二度伤害,还会导致更严重的后遗症。】


继续阅读,立即点击

自恋时代系列(1)晒娃成风,危机四伏
自恋时代系列(3)创伤不是家丑
自恋时代系列(4)自拍成瘾新常态